【编者语】2018年9月22日,“对话——白明与他的学生陶瓷作品展”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Museo Querini Stampalia)开幕,展出了艺术家白明和他的12位青年学生的陶瓷艺术作品。展览通过白明和他学生们的共同创作,关注拥有丰富、璀璨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变革的时期是怎样通过今天的教育形成充满活力和时代特征的新的艺术面貌。展览作为奎里尼基金会亚洲文化艺术节的学术邀请项目,由意大利国际展览机构We Exhibit Srl与奎里尼基金会共同发起,奎里尼现代美术馆承办,展期为9月22日至11月23日。主办方还邀请白明在古老的Auditorium Santa Margherita圣玛格丽特礼堂举办了学术讲座《中国现、当代陶艺的现状》。针对此次展览,白明撰文《进与出的对话》,全文如下:
此展以这样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威尼斯,其实是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划与反复、沟通与改变,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原本我是希望推荐中国年轻的陶艺家在这个重要的场地让大家看见,但展览方希望我不仅仅是作为提名者,而是作为参展者进入到这个“话题”中来,如此,展览的方式就改变了。最终,策展人和主办方将展览确定为“对话——白明与他的学生陶瓷作品展”,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与我其它的国际展览形成不同,通过一个特定的艺术门类,呈现一个艺术家、一个教师和一个相关的群体在这种艺术方式中的思考、创作、研究的案例和侧面。
白明与嘉宾在展览现场
这样的展览方式让我产生了兴趣,同时也让我倍感荣耀。在中国,我们能成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是一种骄傲,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让我们在世界各地有如带着光环般被另眼相看,这种行为方式本身就证明着我们直到今天仍是辉煌传统的巨大受益者。如果说这个展览选择了我与我的学生们,不如说展览方借助于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共同创作在关注一个话题——拥有丰富、璀璨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变革的时期是怎样通过今天的教育形成充满活力和时代特征的新的艺术面貌。
无论这些学生在这个时代创造出多么新颖和具有独特表现的作品,却仍然可以从中看出这是来自于中国的年轻陶艺家,他们拥有良好的技术训练和创作手法,这一点非常明显是受益于我们的传统;拥有良好的对材质、材料、工具和作品最终形态的令人值得耐心品味的那种独特表达,也是源于传统;拥有不同的泥料、不同的成型方式、不同的烧成,也大多是源自于传统。只是他们在这样的传统学养里各取所需,对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敏感而真诚。他们对西方的艺术现象和重要艺术家也非常熟悉,并受其影响,而这恰恰是中国现代陶艺走到今天的客观的文化生态。我相信这些作品会让威尼斯这样一个拥有双年展的世界许多著名艺术事件的发生地和具有各种艺术图谱记忆的人群感到有所不同,并与以往许多在这里呈现的中国现代艺术的记忆形成互补和参照。这样,展览的主题“对话”就得以真实地发生与进行并改变着。
我深知在全世界的展览中并非一切展览都是在标榜成就与肯定,有许多的展览其实只是在关注话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我相信这个展览其实是属于后一种类型。我之所以将文章的核心定为“进与出”,是想用两个动词来表达我对这个特殊的、悠久的艺术门类的教学方式的理解和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发对话的一种关系。对所有的艺术传承而言,“进”,是学习、追随,“出”,是发展、创新;“进”的是校园,“出”的是社会;“进”是师门、系统,“出”是表达、自由。“进与出”不仅是个动态概念,在传承上更是个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与文化概念,“进出”的不仅是限于此领域,也可以是彼领域,不仅是限于此地域,也可以是彼地域。比如,今天在威尼斯我们也是一种特殊的“进与出”。当然“进出”也可以是人生话题,“进”是为了在族性与文脉上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知道我们是谁,“出”是想知道或表达我们往哪里去。
白明向嘉宾介绍作品
20年前,我撰写了中国第一本有关世界现代陶艺的书籍,在当时整个的中国现代陶艺教学和创作中,资讯本身就是“学术”,我深知当时我的书里的图片并不包含构成学术的基本要素,比如创作材料、创作过程、成型手发、烧成等等的备注,但那时只要是有关现代陶艺的图像谱系就会成为学生和陶艺人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借鉴的素材。本世纪初,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始获得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和艺评家的关注,此时我撰写了第二本关于世界现代陶艺的书籍,用于弥补第一本书籍中所缺失和未被关注的部分。继而,我在2005年推出八卷本的《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将这种梳理与研究推向世界重要艺术家的系统研究和创作方式的展现,在这一点上,我们从简单的图像谱系,到实践梳理,已经进入到对该系统进行风格、阅历、手法、影响、呈现、工作环境、材料,甚至是与艺术家个性、教育背景、性格,以及对工具的喜好等方面上来。从这七八年我研究方向的递进中,旁证了中国现代陶艺进程的学术关照与系统。在此之前,我曾花7年时间将《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进行了田野考察般的拍摄记录与撰写,此书的出版,在世界陶瓷人和手工艺人及艺术家、文人、学者中产生了影响。而这些也是我对中国陶瓷教育与国际交流的一点思考,既关注传统,也思考现代。
一个好艺术家的判断靠作品,一个好老师的判断靠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自成体系的一个世界,他们的不同常常给我带来惊喜,甚至给我自己的创作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不希望学生的作品与我的相像,我也不希望学生的作品与他同学们的相像,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严格和难于做到的,这需要在这个专业、系统、学校、社会、师门中不断“进与出”。中国有句古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与我的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让你们的作品像你们自己。”我看重的是作品所拥有的与你个人“基因”相像的样子,是这个东西让我觉得你们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但你们的成就已经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判断和独立表达的艺术家。
感谢威尼斯国际展览机构We Exhibit Srl和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的文化艺术基金会Fondazine Querini Stampalia、美术馆为我们举办的这个展览,感谢策展人和主办方为这个展览付出的巨大精力和独特智慧的角度。这是一个特殊的小群展,让我和部分学生有机会与策展人、博物馆及这个到处都充满艺术氛围的世界名城所形成的一场特殊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一直是生动的进行时,且美妙无比。
白明 2018.9.3
威尼斯大学建校15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 白明《中国现、当代陶艺的现状》现场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